摘要: 隨著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施行,教育部等15部門啟動“光明行動”,努力降低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最高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等共同守護新時代的少年兒童茁壯成長。有人說從制度和法律完善了對兒童的保護,也 ...
隨著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施行,教育部等15部門啟動“光明行動”,努力降低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最高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等共同守護新時代的少年兒童茁壯成長。有人說從制度和法律完善了對兒童的保護,也有人說落實起來困難,你怎么看? 【示范答題】 童年是人的心靈故鄉,是我們每個人成長過程的必經階段,兒童更是代表著社會的未來、國家的希望。這一系列法律政策的出臺,正是國家在新時代下保護兒童健康成長的強力補充措施,在當下起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其一、營造健康教育氛圍,從制度到行動,全社會正在形成合力,共同守護新時代的少年兒童茁壯成長。在兒童身體健康、學習環境、人身安全等方面完善制度保障。 其二、發揮服務管理職能,體現了各級黨委和政府、全社會關心關愛少年兒童,積極為少年兒童茁壯成長創造有利條件,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與公信力。 其三、推動教育理念進步,進一步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為青少年兒童成長成才打下更好基礎,一定程度上推動教育體系機制的進步與改革。 和以往相比,今天的孩子。成長環境和條件更加優越,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問題。比如,肥胖問題日趨低齡化、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的沖突、未成年網絡沉迷等不良現象。讓孩子們在新時代更加全面、健康成長,既是家長和學校的責任,更是全社會的共同課題,我們既需要良法善治助力兒童成長,也需要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政策落地。 其一、形成社會兒童關愛理念,守護快樂童年,需要全社會形成兒童友好的理念,注重“用一米的高度看世界”的兒童視角。營建環境友好、設施齊全、服務完善的兒童友好社區,并把兒童發展融入城市規劃。把兒童權利和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才能更好保障兒童的生存權、受保護權、發展權和參與權。 其二、完善未成年人制度保護,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要在原來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基礎上,增加上政府保護和網絡保護,從而更能體現新時代的要求,給未成年人更加全方位、深領域的呵護與關愛。 其三、家庭施以“無言之教”。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和家長言傳身教。對孩子起到正面引導。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必須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家長堅決不做。父母以身作則,和孩子共同成長。那些一起讀書學習、運動娛樂的片段,將存入家長和孩子共同的“時光相冊”,在余生中閃亮。 培土護苗、聚木成林,只有通過科學立法、嚴格執法為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構筑安全的壁壘,通過全社會共同呵護,才能為少年兒童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幫助孩子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