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一個個定制“呼叫器”,讓留守老人不再對求助無門擔驚受怕,貼心又放心。一趟趟“小慢車”作為脫貧攻堅的支撐,不斷滿足群眾交通就業等各方面需求,慢慢悠悠開出深山 ...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一個個定制“呼叫器”,讓留守老人不再對求助無門擔驚受怕,貼心又放心。一趟趟“小慢車”作為脫貧攻堅的支撐,不斷滿足群眾交通就業等各方面需求,慢慢悠悠開出深山,開進了幸福的大道中。每一個細小的民生工作,都能讓群眾感受到暖心、貼心和放心,真正謀到幸福,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生動體現。所以必須要做好民生工作,為人民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讓民生服務更有“溫度”。多數人的需求要考慮,少數群體的利益訴求也不能被忽視。要把服務落到群眾心中,就要關注多方訴求。社區工作者關注到聽力障礙居民的訴求,通過學手語、創建“無聲服務室”來主動提供服務,為民生服務“暖心”;社會救助改革瞄準“沉默”的困難群眾,為他們提供物質救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能力提升,為民生服務 “護航”。用真心、真情為群眾提供有“溫度”的服務,不僅能讓群眾幸福感提升,更能拉近干群關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過程中,要千方百計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不斷提升民生服務的的“溫度”。 讓民生福祉更有“質感”。改善民生品質就是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不斷推動百姓生活品質提高。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的民生保障更注重的是“有沒有”和“覆蓋全不全”的問題,而進入新時期,我們更加強調“優不優”的問題。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趨強烈,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等訴求不斷倒逼我們思考如何推動民生福祉向更有“質感”邁進。對此,要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問計于民,加強調研創新,創造高品質生活,讓人民群眾日子有奔頭、未來有盼頭,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更足。“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弊屓嗣袢罕娪懈喃@得感,關系到國家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了我們黨的宗旨和執政理念!昂穸取辈皇且粋抽象概念,而是抓住關鍵問題,提升精細化水平的結果,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最佳注解。正如柳蔭新區瞄準百姓“不適應新生活”的“小麻煩”,開辦夜校,照亮了“新城里人”融入城市生活的路。要下功夫解決民生難事、加大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在精細之處勤勤懇懇,逐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載舟,水則覆舟”。民生工作是群眾眼里的大事,關乎人們安居樂業、社會長治久安。要為民生服務升溫、給民生福祉提質、讓群眾獲得感更厚實。唯有如此,方能讓中國之巨輪行穩致遠! |